找技術資源

No post found!

以藻類塗層輔助益生菌通過腸胃道

以藻類塗層輔助益生菌通過腸胃道

摘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以藻類來源的藻酸鹽(alginate)為原料的益生菌包埋塗層,能保護益生菌通過胃酸環境,安全到達腸道發揮作用,該技術作為農業及食品業應用有相當的潛力,研究人員將進一步測試該技術應用於其他類型的益生菌上。

益生菌的功效包含了預防泌尿與消化道感染,維持健康腸道菌相,減少肥胖風險及促進整體健康等,常以保健食品及營養補充品等形式攝入。然而,諸如營養補充劑與乳製品形式的益生菌並無法保證活菌在人類的胃中能存活並有足夠的量到達目的地-腸道,許多研究顯示益生菌在胃酸環境中約30分鐘便會死亡。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以來自褐藻的藻酸鹽(alginate)噴塗乳酸桿菌屬菌種Lacticaseibacillus的技術,可以提供益生菌在胃中強酸環境下的保護。該成分為天然來源,食用安全且成本較低,對酸類亦有緩衝作用。試驗結果顯示,帶有包覆塗層的益生菌成功到達小腸,外層被小腸中的磷酸鹽離子分解後將益生菌釋放到腸道中。此塗層除了能有效運輸益生菌至目的地之外,也能延長其儲存壽命,益生菌在冷藏時可以存活長達八週。相較之下,現有的益生菌飲料通常必須在大約七週內飲用。
研究人員表示現正進一步測試該技術於其他類型的益生菌上,這項技術用途廣泛,因為經包埋的益生菌可以融入許多不同的產品類型,包括膳食補充劑、藥物、食品飲料,甚至動物飼料等,作為農業及食品業的應用有相當潛力。本研究已發表於Carbohydrate Polymers期刊,並已遞交相關專利申請。

資料來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文章摘譯: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管理團隊

1 2 3 4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石材積木式喇叭

專利技轉技術名稱:石材積木式喇叭

新型專利

技術簡介

由於石材擁有多種質地、豐富的顏色及獨一無二的紋理,給予人一種穩重、大器的視覺感受,且能夠提昇空間質感,而深受設計師及消費者喜愛。但是,擴音石皆是由大於成品尺寸的石板加工而成,因此每次切割下成品以後,多餘板材的部分就形同荒廢,在金錢上(石材本身的材料成本)也是一種浪費,而這些板材餘料長期堆置於工廠內亦會有囤積壓力。且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石材藝術品或石材產品設計皆是採用手持雕刻刀或機械器具採人工雕刻的方式製作而成,雖然也有採用機械加工設備加工而成的石材藝術品或產品,但皆為一體成型的設計,並無複雜的堆疊拼裝設計,無法滿足消費者手動組裝的樂趣。

本新型以石材的餘料製成積木式的石件,不但能夠通過回收再利用的方式,提升石材的利用率、避免板材或餘料長期堆置於廠內,及減少倉儲壓力,而符合環保需求,且能夠在手動組合的過程中,滿足DIY的手作樂趣。組合後的積木式喇叭,可配合不同的石材質地、不同的顏色,及特殊的紋理,呈現不同的風格,且保有穩重、大器的視覺感受,及提昇空間質感,而深受設計師及消費者喜愛。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喇叭,特別是指一種石材積木式喇叭。一種石材積木式喇叭, 包括二側石件、至少一穿置在該等側石件間的後石件、至少一穿置在該等側石件與該後石件間的前石件、至少一穿置在該等側石件、該後石件與該前石件間的環石件、二穿置在該環石件內且界定出一接口的板石件, 及二穿經該等側石件、該後石件與該前石件的栓石件。該前石件與該等側石件、該前石件界定出一連通於該接口的聲道。該接口適用於供一音源( 如手機) 穿置, 使聲音由該接口通過該聲道向外傳遞。藉此, 以石材的餘料製成積木式的石件, 不但能夠提升石材的利用率, 且能夠在組合的過程中, 滿足DIY的手作樂趣。

聯絡資訊
聯絡人: 陳清芳 石礦資源組
電話:+886-3-8423-899 #170 或 Email:fang1812@srdc.org.tw

技術單位
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

1 2 3 4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No post found!

No post found!

No post found!

返回頂端